- 【188体育官网】维护国家安全,教育系统在行动!
- 【188体育官网】法治副校长进校园 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 【188体育官网】我市启动第4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
《中共黄石市委、黄石市人民政府*188体育官网:坚持工业强市、加快赶超发展的决定》解读
来源: 原作者: 点击量:发布时间:2017-08-15
2020年赶超发展目标
——规模总量更大。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在2015年的基础上实现倍增,分别突破1000亿元、4000亿元。
——产业结构更优。到2020年,全市轻重工业比力争达到40:6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以上。
——市场主体188体育平台。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300家,力争产值过100亿企业达到10家,过50亿企业达到15家,过10亿企业达到50家。
——发展后劲更足。到2020年,全市工业投资累计超过3200亿元。力争落地建成5-6个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2-3个100亿元以上项目。
——创新能力更强。到2020年,全市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数量达到9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0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5件,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
——质量效益更高。到2020年,全市规上工业利税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生态工业形成新优势,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15%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0%以上、用水量下降20%以上。
优化9大产业空间布局:
着力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区域产业组团发展的空间格局:
(一)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团。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产业,打造全国智能终端和工业物联网产业基地、国家级装备制造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二)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园组团。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物食品、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打造国家级高新区。
(三)大冶西部乡镇工业园组团。加快大冶西部乡镇—还地桥、保安等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对接武汉光谷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自贸区和顺丰湖北国际物流机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
(四)阳新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团。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轻工纺织、生物医药等产业。
(五)西塞山区工业园组团。以特钢及延伸加工为主导,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模具制造产业特色园区和模具钢产业特色园区。
(六)黄石港(江北)工业园组团。发展智能输送装备制造,同时积极对接顺丰湖北国际物流机场,发展临空经济。
(七)下陆长乐山工业园组团。重点发展铜材、铝材、精密锻造、新材料等产业,努力建成循环经济产业园。
(八)铁山工业园组团。重点打造工模具新材料产业基地。
(九)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组团。大力发展港口物流、新材料、食品精深加工及食品包装等产业,形成带动出口加工的新引擎。
重点打造六大产业发展新支柱:
(一)电子信息。按照“对接武汉、突出特色、抢占高点、发展终端”的思路,突破性发展智能终端、平板显示、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工业物联网。
(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坚持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制造、动力及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领域制造、新能源汽车周边配套体系,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集群发展。
(三)家电。抓住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机遇,把握家电产品需求高端化、时尚化、个性化、多样化趋势,以智能化为发展方向,以创新为驱动,以品牌为催化剂,重点发展制冷电器、光热电器、智能化小家电等家电产品领域。
(四)装备制造。坚持智能化、集成化、精密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智能输送成套装备、节能环保成套装备、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模具、智能制造。全面提升黄石装备制造能力水平。
(五)健康食品。紧紧围绕消费升级,发挥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健康食品,带动功能食品、休闲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快速发展。
(六)生物医药。大力发展现代中药和生物工程,加快知名企业聚集,推进兼并重组,创建医药品牌。
增强六大新动能:
(一)增强改革新动能。重点围绕“一降一补”求突破,把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作为中心环节,着力补足企业主体不多、中高端产品不多等方面的短板,补齐民营企业发展不够的短板,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企业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题质增效、做优做强。
(二)增强开放新动能。充分发挥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区位优势,抢抓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全面对接大武汉,打造最具招商引资吸引力的中部地区产业新高地。
(三)增强创新新动能。着力推进发展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推进政产学研用科技创新,推进政务、金融、商务等服务创新,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发展新动能。
(四)增强“三品”新动能。大力发展消费品、终端产品及各类新产品,立足品种促转型;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立足品质促升级;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提升品牌价值,立足品牌促发展。
(五)增强“四新”新动能。大力发展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新经济。以新技术为引领,大力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区;鼓励企业在采购、生产、研发、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发展新业态、新模式,通过新经济引领转型升级。
(六)增强“五度”新动能。大力发展中高端产品、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工业发展“高度”;抓好以原材料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向下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产业链“长度”;推进优势产业左右拓展,形成集群效应,增加产业“宽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吃干榨净”,增加绿色发展的“深度”;以非常之举、“第一力度”抓工业,确保赶超目标实现。